電影展覽.展覽電影

「一一重構:楊德昌」展覽,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電影展覽.展覽電影

2023 Issue, 196

適逢由國家影視聽中心與台北市立美術館共同舉辦「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覽的開幕當週,舉辦了國際論壇,第一天的主題為「電影與美術館」,邀集了國際上多位重要電影機構的策展人齊聚一堂,分享策展經驗,激起思考電影的火花。

電影是一種「時基藝術(time-based art)」,其獨特的質地、敘事、型態,配合上「電影院aka黑盒子」的觀影空間,自古就打造並持續鞏固著僅屬於電影的「觀看的方式」,形成觀影文化;但我們也不該忘記,「實驗電影」總在挑戰成規,它不只激進回應電影本質,電影的放映與觀看也是被挑戰的面向,就像常被提及的「擴延電影(expanded cinema)」,以及過去3D立體電影的概念,也因科技進步,在VR/虛擬實境電影上徹底實踐。

在學者博森(Erika Balsom)的著作《在當代藝術中展覽電影》(Exhibiting Cinema in Contemporary Art, 2013)中,提到像是實驗電影、電影裝置(film installation),或是在藝術空間中展演電影,都觸發了電影成為了自身的他者(the othered cinema),以及讓「電影」一詞不再只有單個意義;書中主要論述曾處在藝術圈邊緣的電影,如今在美術館與藝術畫廊中有著重要地位,進一步探索在數位未來時代,電影曾是什麼?現在又是什麼?將來會變成什麼?

但電影也是一種媒介(media),是一種複合藝術(multiple art forms),為了電影作品所籌備的、或是影片中所陳設、調度、出現的一切,都可以成為展覽的素材,像是展出手稿、劇照的文物展,又或是電影美術展、道具展、服裝展,都仍在「電影展覽」的範疇中。

又或者是,將電影看作是視覺藝術(visual art)的一種,或是電影作品作為檔案影像(archival footage),那麼在當代藝術的語境中,「新敘事」就變得更加重要,在美術館內,這些影音的展示與陳列必須設想空間、燈光、布幕大小、投影機、顯示器、多頻道、聲音、物件等眾多面向,但更為關鍵的是,電影片段的挑選總是策展人或藝術家的主觀選擇,如何編排、甚至重組,這些不只是有趣的議題,也是需面對的倫理問題。

國家影視聽中心也趁著機會,邀請了Eye荷蘭電影博物館展覽總監亞普.古德蒙(Jaap Guldemond)與位於紐約的動態影像博物館(Museum of Moving Image)策展事務副總監芭芭拉.米勒(Barbara Miller) 進行內部短講與專訪,他們談論著策展方法學,從展示電影延伸到當代藝術、當代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還有更重要的:機構的使命。

除此之外,在本期專題中,還有一份在地的深度報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在今年五月至七月展出「無法離開的人」,該展由陳芯宜導演的VR作品《無法離開的人》延伸,從白色恐怖議題、VR拍攝過程等面向,展陳文物、手稿、聲音、音樂、影像,擴延影像體驗的深度,過程也觸及到許多關於電影的思考。

這些討論,回應著電影在美術館中是如何移轉(shift)與變形(transfer)。當電影進入美術館,在當代藝術手法的解構下,電影的本質也將不斷地被質問與延伸。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