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一一重構:楊德昌」展覽,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編輯室報告

2023 Issue, 196

電影展覽之必要,展覽電影之必須

由國家影視聽中心與北美館合辦的「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展(7/22-10/22),應可算是藝術圈、電影圈的年度大事之一。受到楊德昌啟發的日本名導濱口竜介也應邀來台,他在許多座談中,談及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的喜愛與震撼,還有楊德昌的工作方法。

而由影視聽中心所數位修復的《獨立時代》(1994)八月時也在日本上映。濱口竜介在台灣時告訴我們,他寫了兩篇長文討論《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與《獨立時代》,分別名為〈鍛造「世界」的男人,寫給一切的遺忘與想起〉與〈迴環複沓的希望〉,是為此期的特別收錄。

「一一重構:楊德昌」所激起的另一個話題,可說是「電影進入美術館」,電影的意念或敘事,如何在空間中藉由藝術手法展示,是個有趣、也需討論的倫理問題。此期專輯主題「電影展覽.展覽電影」,便是希望藉由國內外的經驗,給我們更多參照與刺激。

首先是Eye荷蘭電影博物館展覽總監亞普.古德蒙(Jaap Guldemond)與位於紐約的動態影像博物館(Museum of Moving Image)策展事務副總監芭芭拉.米勒(Barbara Miller)的經驗分享與深度訪談,陳芯宜導演的VR作品《無法離開的人》於北師美術館延伸的「無法離開的人」展覽幕後剪影;以及兩位專欄作者的文章談LUMA亞爾當代藝術中心與攝影節和學者博森(Erika Balsom)的著作《在當代藝術中展覽電影》,可視為專輯的延伸閱讀,回應著電影在美術館中是如何移轉(shift)與變形(transfer)。

「特別企劃」構想,適逢國家影視聽中心將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訂定的「世界影音遺產日」(10月27日)當週,世界首映林福地導演的《夕陽西下》(1968)與《琉球之戀》(1968)數位修復版。林福地導演曾說:「大家都認為我是台語片中的文藝片之王。」而他所執導的台語片大多佚失,因此這些彩色台語片(國語版,為目前唯一拷貝)的重新面世相對重要,資深影評人蒲鋒以文藝片、台日電影合製為題,闡述更多時代背景與歷史意義。

「肖像特寫」則造訪資深電影看板畫師謝森山,1946年出生的他,從事了超過一甲子的電影看板畫師之路,他以水泥漆作畫,製造出以假亂真的效果,技法高超,旁人看了嘖嘖稱奇,而他卻謙稱「我不是藝術家,請叫我畫工」,在訪談的過程中,娓娓道來電影海報、電影看板在台灣曾經的風華歲月與滄海桑田。

「藏品寫真」這次介紹改編自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歌仔戲台語片《三伯英台》(1963),當年由美都歌劇團演出,以商業片之姿,與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同期上映展開商業電影大戰。影片佚失多年,直到有次辛奇導演偶然看到第四台播出,他立刻聯繫電視台並買下錄影帶,才使《三伯英台》成為現存最早台灣人使用三十五毫米彩色底片自力拍攝的彩色台語片。此文介紹國家影視聽中心同仁為了讓「不能看」的影像,再次成為「能被觀看」的電影而努力的過程故事。

本期多篇文章,其實都與「展示」及其背後的思考有關,包括展陳、展演、展映。當電影得以不同的方式被看見,也就能產生多樣化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