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2022 Issue, 192

新路徑之必要,再出發之必須

延續上期雜誌,本期仍以國家影視聽中心策劃的「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台灣新電影四十週年回顧」專題影展為主軸,該展從十月七日展映到十一月二十七日,以一種邊陲望向中心的方式,重映那些或許與新電影運動相關,但被忽略、遺忘的作品。

上期專題為「以台灣新電影作為觀點的影史踏查」,本期則是「探照新電影的五條路徑」。這些路徑包括了:剪接師廖慶松再談新電影、早逝導演但漢章(1949-1990)的「腥」電影、劉振祥的《戀戀風塵》(1986)電影照片、新電影產製限制與轉型正義,以及新電影在台灣之外如何「外延」與「還魂」(尤其東南亞),多位作者以新觀點再出發,思考台灣新電影運動在四十年後,究竟留給我們什麼樣的文化與思想遺產。

「特別企劃」也選定了與新電影相關的延伸作品《少年吔,安啦!》(1992),這部徐小明首部執導的作品在上映三十年後,於二○二二年經國家影視聽中心數位修復後重新上映,獲得優異票房與絕佳口碑。我們企圖在「修復故事」與「黑幫經典」之外,尋找更多切入路徑,徐小明在訪談中回顧了當時創作的脈絡與時代,而三位學者則從影像空間、性別與聽覺延伸,論述這部傑作的電影美學如何構成。

「藏品寫真」亦與新電影相關,童詠瑋書寫的藏品,是棲身在國家影視聽中心多年的拷貝《一切為明天》(1988),這部影片是當年國防部委託侯孝賢等人所製作的宣傳廣告,旨在形塑國軍與國家形象,而後引發許多文化評論者批評「新電影之死」,掀起一波論戰。隨著藏品現身之後,更多故事一點一滴地被爬梳出來。

房慧真的「肖像特寫」本期以台中二輪戲院勝地「萬代福影城」的老闆黃炳熙為對象。出生雲林的他,在各地經營過多家戲院;因為愛電影,他在萬代福影城四樓布置了「電影文化走廊」,陳列老電影文物,受訪時更親身示範碳棒電影放映機如何操作。目前萬代福因疫情而被迫暫時歇業,透過深度訪談,在追憶「新天堂樂園」的同時,也記錄下台灣電影映演史的另一頁。

專欄作者于昌民以書評著稱,這次談及的《畫外電影:社會主義中國的觀影》(Cinema Off Screen: Moviegoing in Socialist China, 2021)提出了一個極有意思的問題,若將中國實證研究出發的普世理論套用在西方電影上會是什麼景象?張亦絢則書寫陳潔瑤的《不一樣的月光:尋找沙韻》(2011),重探莎韻傳奇及其相關的電影史記憶;謝以萱則介紹德國柏林的SiNEMA TRANSTOPIA獨立空間,如何重新主張並想像電影放映空間,成為人們得以共享(commoning)的社會場域。

「當代視野」則造訪擁有世界上最大影像典藏數量的大專院校:UCLA電影與電視資料館(UCLA Film & Television Archive),去年甫上任的館長May Hong HaDuong是首位女性、酷兒及亞裔的館長,受到不少矚目。在訪談中,她談及資料館應有超越時代的使命,也說道:「當代多媒體的環境裡,在琳瑯滿目的平台與媒介的席捲之下,今日電影資料庫的意義與價值反而變得更加關鍵。沒有脈絡、保存與策展,動態影像就會失去其研究、再運用與欣賞的價值。」

這番話,好似也總結了本期內容與國家影視聽中心當前的實踐嘗試:在新路徑再出發。願我們能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