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從汝浮波瀾: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

「從汝浮波瀾: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2019年主視覺,由吳梓安設計。

記「從汝浮波瀾: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

2022 Issue, 190

前言

今年的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將放映我與「另一種影像記事」於二○一九年策劃的實驗電影單元「從汝浮波瀾: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由於此節目已經運行了一陣子,在法國、台灣、日本都放映過,作為本節目的負責人,本文除了介紹這些作品本身及當時的選片原因,也希望能以個人立場,記述這個單元的生成和經歷,亦希望透過這篇文章提供一些業餘實驗電影選片人的經驗。

節目策劃的前因與過程

「從汝浮波瀾: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的原初,是在二○一九年秋天在巴黎差異與實驗影展(Festival des Cinémas Différents et Expérimentaux de Paris)的首映,最早的題名是法文: Flux De Mères, Reflux De Filles 。此實驗影展由Collectif Jeune Cinéma策劃,是法國的老牌實驗電影公社,也是我作品的代理發行單位之一。由於我曾在二○一六年替紐約的Mono No Aware策劃過「板塊邊緣.太癢的孩子——臺灣新實驗電影」(Children on the edge of itchy-tectonics)❶這個實驗單元,Collectif JeuneCinéma便邀請我為當屆的年度主題「女性與酷兒所創作的實驗電影」,策劃一個台灣單元。


《入世》——劉行欣

我對自己的定位比較是創作者或藝術家,回想起來,其實幾乎都是機構邀請才有作為策展人的體驗。接到這個邀請後覺得很難,因為有先前「太癢的孩子」的經驗,發現以台灣為標題,會有點壓力,而且該影展也會有許多不同國家的實驗單元,如何呈現台灣的不同面向,會是一個需要花費時間的研究。再來,台灣的實驗電影研究其實落後其他國家很多,許多國家都有完整的實驗電影研究和機構可作為研究取徑,甚至也都有維持數十年的實驗電影影展(如Collectif Jeune Cinéma已營運超過五十年,當年是第二十一屆年度影展)。原本我想要策劃一個台灣的酷兒實驗電影單元,但發現與女性單元相比,以個人品味判斷何謂台灣的酷兒實驗電影難度較高;此外,如果以女性為主題,身為生理男性,做這單元似乎也會有點政治不正確,所以,當初在考慮是否要接下時其實很頭大。當時我希望策展活動是用團體的名義,與自己的藝術家身分有所區別,幸好「另一種影像記事」的同事們也願意幫忙,並以團體名義執行選片工作,加上台灣女性影展願意協助,讓我們去她們的資料庫進行研究,所以就決定以女性主題接下這個任務。


《島嶼舊式》——謝萱光

我們決定先調查,以海量看片的方式找靈感,再決定選片的主軸。但首先遇到的困境是發現其實真的需要花非常多時間把片看完,當時有正職的兩位成員因此先行告退。我與另外一位同事看得差不多之後,發現「水」與「家族」,是女影歷年選入的實驗電影作品中最常出現的主題。於是,以統計學的方式定下大方向後,我們開始煩惱質性問題,畢竟策展亦是一種「作品」,要能過自己的品味這一關,其實不太輕鬆。所以除了去女影辦公室搜尋資料庫外,也透過自身的人脈拜託朋友們介紹符合這些條件的作品,再詢問創作者是否願意提供試看連結。此時,另外一位同事也因為自身因素退出。所幸,當時已經完成海選,在比預計節目時長稍寬的二輪篩選名單中,我先進行聯絡與調整節目的工作。可惜的是,在這過程中有幾位創作者完全聯絡不上,只好放棄。於是「另一種影像記事」的四名同事再次從這個小名單中討論,雖然因此放棄了幾部個人很想選的片,但總算是來得及完成這個單元,並進行提案、申請各種補助以及設計與宣傳等工作,準備把單元帶去法國。

試圖描繪這個單元的輪廓

單元的標題發想以複數的「母/女」、「前/後浪」為主軸,希望由這些選自過去十二年間的作品,隱隱約約地指涉到台灣在性別或政治運動上的變遷以及新世代的意識。儘管選擇的作品內容相對都是比較個人且私密的,我們仍希望觀眾能在觀看這些作品的同時,得以想像大寫與小寫政治之間彼此滲透的關係。尤其,台灣的性別運動在東亞算是相對先進,但由於最早的觀眾群並不熟悉這一塊,所以也在單元簡介中簡述了個人對這些比較社會性層面的想法:「八零年代,台灣由美國繼承了基進女性主義的根源;九零年代起,酷兒理論與LGBT公民運動在此萌芽勃發;兩千年起,新的國族認同姍姍來遲於新的世代。重塑認同是台灣的永恆議題,這是一座持續漂移的島嶼,我們的現狀(status quo)就是一種漂浮的,不斷演變的進行式(a floating being of becoming)」,所以,標題中水的意象,其實也是這裡所說的流變狀態。標題中的複數,也是希望強調不論女性主義或是私人經驗,都應該是複數並行的,本單元並未試圖鼓吹某種集中的力道浪潮或特徵,僅僅是一個「切片」,呈現眾聲喧嘩,彼此流竄分合的意象。

在單元中提出的另外一個觀點,是兩千年後台灣的電影生產開始更朝向工業化與專業化的方向,而實驗電影的創作屬於個人手工業,與主流電影工業相比,應該是更私密、更作者論的。這樣的觀點早在蘿拉.莫薇(Laura Mulvey)的〈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文章裡就提出了,而莫薇也提過她認為的理想的電影,其實應該更是所謂實驗電影的範疇。這個觀點,和一九七○年代第二波婦運所強調的概念「個人即政治」,或是德勒茲與瓜塔里的所謂「小眾文學」(minor litearature)連結在一起,我認為是這個單元策劃的初衷,所謂的政治性並非一定是在公領域大聲疾呼,既然私領域的經驗隨時反應著大寫政治,創作者將自身私人經驗轉化成作品,本身就是政治性的。我希望觀眾在觀看這些作品時,也能稍微從這個角度來聯想。


左:《流》─曾莉珺
中:《慾見》─黃靖閔
右:《臨摹》(另一種版本)─徐璐

如曾莉珺的《流》,其實是一個非常「本格派」實驗電影的純十六毫米手工製作黑白抽象電影。曾莉珺是旅居荷蘭的台灣藝術家,她長期在鹿特丹的實驗電影公社WORM. filmwerkplaats工作,本片使用黑白正片負片疊印,呈現影像的音樂性,讓觀影經驗本身變成一種坐岸觀瀾,冥想玄思的過程。選擇本片作為整個單元的開始,除了十六毫米膠卷放映的技術考量外(本片是本單元在各地播映唯一堅持必須使用膠卷播放的作品),我認為也是一個非常適合的導入,因為接下來的作品多少都和水的意象有關,本片將純粹抽象的水影滲入接下來的觀影經驗中。接著,徐璐的《臨摹》(另一種版本)❷則進入相對具象的狀態。她將父親給母親的情書和滿天星,以藍曬法的方式製作成新的影像,影片中除了呈現影像製作的技術過程外,亦指涉原生家庭與她的關係,思考是否家族羅曼史對作為女兒的親密關係經驗,是某種複寫或是繼承的狀態。黃靖閔的《慾見》則具有較高的敘事性,以鏡子、蛋、畫筆等各種象徵,呈現一對少女初萌芽的情慾與自我認同探索的過程。在本單元中,我認為這部作品呈現了台灣實驗電影的一個面向,我們似乎常在金穗獎或其他實驗電影競賽看到以「影像詩」、「意識流」概念製作的作品,不論這是否是實驗電影教育的缺失。我認為《慾見》是這類型作品中的佳作,而這樣的作品也可視為台灣的本土特色。許多主流電影導演的最初之作常會有這個形式的實驗,某種程度上,這些作品也記錄著創作的初衷與初生之犢不懼虎的精神。

許岑竹的《藥膜連結》,則又比較接近某種介於抽象和紀錄之間的狀態,本片為她將留學時代的記憶與回到台灣後的生活,使用不同格式的膠卷交織而成。質樸與日常的視覺,其實充滿著與自身回憶對望的情感。許岑竹的作品常有一種手工質感,或許和她長年研究電影結合手工藝的推廣有關。另,本片開頭她使用十六毫米柯達克羅姆膠卷(Kodachrome),此款膠卷和沖洗材料皆已停產,與片中的其他材料形成直接的媒材對比。趙中慧的《Sucker's Love》則是她出國前的作品。我們在爬資料庫的過程中,其實也觀察到,某個時期的世新電影所的實驗電影常運用靜照剪接的技巧,而她亦是用這樣的方式去對比父母離異與當時認為失敗的戀愛。或許是因為也兼具音樂家身分的關係,趙中慧的剪接具有非常強的節奏性,我認為在整個單元的中途,能突然導入一個激烈的狀態應該會是蠻好的效果。陳瀅如的《財縫》則是本單元中最接近紀錄片的作品。陳瀅如的作品專精於神祕學與影像裝置,本片或許是她的作品中最為具象直接的。她使用留學時代與母親的通話錄音,和記錄母親進行縫紉工作的影片,形式上讓人聯想到香妲.艾克曼(Chantal Akerman)的《家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但影像的拍攝對象則是相反,我們知道影像的拍攝並不是對話發生的當下,也使得這個作品講述的遠距離母女情感多了一層回望時間的向度。


左:《財縫》─陳瀅如
右:《藥膜連結》─許岑竹

謝宣光的《島嶼舊式》則使用前往不同國家島嶼旅遊的照片作為素材,使用十六毫米動畫攝影台拍攝,投過拍攝的手法,改變觀看照片的方式,製造動與靜之間的模糊交界,在各個島嶼的旅行間,也似乎隱隱地望向島國。最後,劉行欣的《入世》,則混和了舞者演出、超現實的出生場景及詩意的紀錄影像。她說本片除了是給母親的作品,亦是想像自己與未出生的自己的對話,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將文本字卡留在最後才呈現,讓觀眾在看完電影後才與先前的影像與聲音連結,是相當有趣的形式實驗。

回望與結語

本單元在法國首映過後,當年的女性影展亦舉行了衛星單元,於櫞椛文庫進行小小的放映,去年亦由在東京的獨立酷兒電影策劃者Normal Screen引介,與同志社大學的Queer Vision Laboratories合作,在京都的獨立電影院Lumen Gallery放映(已於3月結束營運)。這三個不同的放映場合皆有創作者實體或線上出席參加問答,不同場合的觀眾亦會提出不同的觀察與見解。如法國的觀眾可能比較關注於影像形式與實驗的問題;而日本的觀眾,或許是因為同婚過後對台灣的認知,則詢問比較多性別運動相關的問題。總體而言,我認為從事獨立實驗電影單元的策劃,其實是一種非常有機的游擊狀態,單元雖非極力推廣,也很有跨越國界的潛力。或許是各國實驗電影的社群都長期處於非營利的狀態,沒有了首映與商業價值的包袱,互相幫助互通有無的機會並不少。而策展對我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實驗與研究的方式。過了幾年回頭看這個單元才發現,其中還是有蠻多我個人的偏好,如膠卷、個人的移動狀態等,這點是當初策劃時沒意識到的。也因此,希望這個細水長流的單元能拋磚引玉,期待在台灣有更多人願意從事這樣的工作,不論是策劃,研究或是組織放映。


「從汝浮波瀾: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單元於京都的獨立電影院Lumen Gallery放映。(台湾現代女性実験映像集「母の満ち潮 娘の引き潮」@ Queer Visions 2021, by Normal Screen and Queer Vision Laboratories, Lumen Gallery, Kyoto, Japan)©Normal Sc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