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影.時代.楊麗花

2025 Issue, 204
戲影.時代.楊麗花
Yang Li-hua:The Legendary Taiwanese Opera Artist and Her Times
2025年初,國家影視聽中心出版《如有神在:楊麗花與她的時代》,將這位傳奇明星定位為橫跨電影、電視、廣播三棲的台灣代表性人物。專輯「戲影.時代.楊麗花」綜覽楊麗花歌仔戲/流行歌/廣播劇/黃梅調等黑膠唱片、電影中的「明星符號」與「性別形象」、「新潮武俠劇」再創電視歌仔戲巔峰,及楊麗花自創的「俏生」如何風流,帶入更多元的分析評論;特企「戲院百工圖」與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合作,王萬睿老師帶領研究團隊長年於彰雲嘉地區深耕,調研地方戲院歷史。多篇以「職人」為主軸的文章,生動建構出鄉鎮鄰里的戲院熱鬧景象。他們的工作技藝、敬業精神與戲院記憶躍然紙上,成為台灣早期觀影文化的重要紀錄。
NT$ 250
雜誌試閱
目錄
【專輯】戲影.時代.楊麗花
唱片轉動,傳揚麗聲——楊麗花「純粹聽覺」的演出|柯榮三
在與不在:楊麗花電影作品中的個人符號|魏于嘉
亦莊亦諧的俠客——談楊麗花「新潮武俠劇」之風格|楊馥菱
從《孟麗君》看俏生風流|邱怡寧
【專欄】
-走電影的人-《向左走.向右走》|文:島國拾影 插畫:查理小姐
-電光影裡觀類型-女間諜片|蒲鋒
-電影史偵探-從《寶石花》看蘇聯電影在戰後初期台灣|李政亮
【藏品寫真】
藏品工作中——EIKI EX-5500S、4000P機型16毫米放映機|張新寧
【特別企劃】戲院百工圖
明星畫像:來自鄉村的影迷畫師|黃唯碩
看板畫展:戲院外牆上誕生的藝術家|何亞芳
票口回音:擲地有價的戲院風華|胡瓊勻
露天幻影:在廟埕前相遇的放映師|謝昱琦
【特別收錄】
電影策展作為一種藝術/解殖實踐:TIDF如何策畫「綠色小組」回顧展|林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