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以技術史著陸的光影踏查重探一九三○年代「業餘者電影」與翻轉「鄧南光」

封面圖

序-以技術史著陸的光影踏查重探一九三○年代「業餘者電影」與翻轉「鄧南光」

2022 Issue, 193

故事得從一九九六年說起。當年知名攝影家鄧南光(1907-1971)的兒子鄧世光先生,將父親遺留的一批8mm膠卷捐給了當時的國家電影資料館(即現在的國家影視聽中心)。可以判斷部分影像來自於一九三○年代,也有部分是鄧世光於一九六○年代所拍攝的;或許是因當時對檔案考察的經驗與知識尚在累積,這批早期影像被命定與「鄧南光」相關,典藏成為檔案。

後來經歷了從8mm翻拷為16mm,再接續著從16mm進行數位修復,發行光碟或於影展首映,歷時共超過二十五年。在諸多已不可考的複雜因果下,「鄧南光家庭影像」好似成為它們正式的名字。換句話說,在各種傳播的推波助瀾下,我們也習慣以「作者」來理解作品, 並且不疑有他地去認定,這是名家隨手拍攝的昔日風景、是名家的家庭電影……。

然而,或許是這兩年關於藝術展覽的檔案熱,又或許是一股對於藝術檔案的考究潮。始於二○二○年,黃邦銓、林君昵兩位導演,因緣際會接觸了所謂「鄧南光家庭影像」,耗費兩年閱讀並蒐集了大量資料後,開始與國家影視聽中心合作,彷彿推理偵探般,展開一段調查之旅,指出「應有更大量未曝光的鄧南光影像」,使完整影像有機會曝光問世;又甚至是, 這批當年捐入的小規格膠卷,或許拍攝者另有其人。

面對這些將近百年前的膠卷,黃邦銓與林君昵研究路徑從「技術史」著陸,他們先從原始膠卷的片門齒孔與不同型號的攝影機的片門形狀進行比對,自掏腰包購入多台老式攝影機, 追索出機型生產的不同年代,並從中書寫著台灣的業餘電影歷史;同時,再反覆觀看一九三○年代《圓山動物園》、《去看海女》、《熱海鬼怒川溫泉》、《漁遊》等片段,佐以史料照片、今昔地理景觀、慶典賽事、動物名字、建築方位等線索,扎實謹慎地推理,試圖還原這些影像的時空。其結果驚人地推翻、糾正了長期以來這批影像的錯誤詮釋,給予一個更接近史實的可能途徑。

他們充滿熱情與饒富趣味的文章,是對小規格膠卷的光影踏查,也是一趟不可思議的影史重訪;不僅寫出「業餘電影」(amateur film)所展現的(相對於「專業電影」)對於理解電影與觀看方式的反思,還有即便是面對難以考察、不可考究的肇因,歷史總是在許多微小之處留下線索,就像電影的紀錄性本質一樣,除了記載於影像中的光影紀錄(document),還有膠卷上所留存的物質痕跡(trace)。

因此,我們不妨將此專題中,作者們所書寫的研究過程看作是某種「方法論」的示範,這對影視聽中心、典藏單位、使用者如何面對檔案影像都有重要啟發;同時,與作者同遊在這趟追索旅途中,也能看見「另一種」(alternative) 電影的美妙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