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

編輯室報告

2023 Issue, 194

延續之必要,另類之必須

在本期雜誌即將印製前夕,適逢國家影視聽中心主辦的「在歷史的荒地搭景:王童導演回顧展」開展,開幕片《看海的日子(台語版)》(1983)放映時,女主角陸小芬也出席了開幕式,穿越四十年的時空,電影裡的她和現實裡的她因電影放映而相遇,這一幕好似成為本期許多策劃的隱喻定格。

首先當然是「特別企劃」針對王童導演的再度書寫,這位台灣影史上的重要導演,從傷痕文學改編電影起家,如《假如我是真的》(1981)、《苦戀》(1982),進而拍出有史詩格局的「台灣三部曲」─《稻草人》(1987)、《香蕉天堂》(1989)、《無言的山丘》(1992),而後更有數部關照歷史的大製作電影。諸多作者的接力寫作,重新爬梳他如何從美術與搭景起家,思考人與景、歷史經驗與電影書寫的導演美學,以及他經歷不同時期台灣電影史的風格與重要性。

專輯「矛盾的總和:性/別切面的台灣『新』電影」由學者王君琦策劃,「性/別」分別代表的是性別(gender)與性(sexuality),以性/別觀點回看台灣新電影,從所謂的次類型,即女作家的文學改編電影─包括作家李昂專訪,以及《油麻菜籽》(1984)、《我這樣過了一生》(1985)等片,到女明星銀幕形象的轉變(陸小芬、楊惠姍),再到以女性主義、性/別思維為角度反思新電影。而正如我們所熟悉的,性/別議題往往在當代思潮中扮演著先鋒角色,其新穎及進步的特性,與新電影的「新」應可對話,迸出花火,正如陳穎在〈台灣新電影的女性主義麻煩與苦女再現〉中的結語:「那些矛盾與麻煩之處,正是新電影的性別可能之所在。」

「肖像特寫」作家房慧真這次訪問「天片」噴畫師李錫堅,早已是國寶級藝術家的他曾是李翰祥、王童等名導的御用電影布景噴畫師,其噴畫的經驗橫跨電影、廣告、音樂MV、博物館壁畫、宗教道場等等,傳奇故事儼然自成一頁台灣電影史;「藏品寫真」由葉郎繼續操刀,從錄音師杜篤之捐給影視聽中心的錄音設備Westrex ST-6000談起(最初於1991年上映、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拍攝現場使用),也是上期(193期)雜誌介紹Moviola立式剪接機的延續。

說到延續,其實專輯「性/別切面的台灣『新』電影」可看作是一八八期「一九八○.女性電影的可能:李美彌三部曲」的續篇,也是一九一、一九二期「再新電影出發的時候」的延續;「國際視野」是學者史惟筑在二○二二年赴法國參加「從『百代-寶貝』到9.5毫米:家用電影發明」研討會的第一手報導,亦可視為一九三期「小規格膠卷的光影之路」的番外篇;還有,專欄作者們的選題,肯定是對自身關注課題的延續:張亦絢寫《悲情城市》(1989)、謝以萱介紹「開羅另類影像中心」、于昌民評介專書《專家開打:跨國香港風格特技與表演》。

整體而言,本期共二十篇文章皆示範著如何以另類途徑與另類觀點,重談文本與挖掘故事,帶來更多反思與啟發,亦是與歷期企劃的呼應與延續。

(啊,為答謝讀者,在此偷偷透露,下一期雜誌將為「楊德昌專號」,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