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摶秋」再認識——拍片空白期背後的創作掙扎與文化願景

《桃花扇》由林摶秋編劇、白克導演,然而中途停拍;圖為林摶秋(中坐者)跟演員合照,左起黃秋傑、余春燕、張美瑤,約1959-1960年。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林摶秋」再認識——拍片空白期背後的創作掙扎與文化願景

  林摶秋(1920-1998)在1957至1965年間共攝製六部電影,其中四部影片倖存至今(三部完成數位修復)。2019年,當時的國家電影中心(今國家影視聽中心)將這四部電影出版為珍藏版套裝光碟,讓世人得以重溫這些珍貴的影像遺產。

 除了電影作品,林摶秋過世後尚且遺留了大批劇本手稿。2019年,典藏這批手稿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委託本人主持編纂計畫,歷經編輯團隊近五年的努力,《林摶秋全集》共計五卷十二冊,於2023年11月出版問世。這套全集收錄了林摶秋現存舞台劇劇本、電影劇本的重要版本,以及散文.訪談卷、文獻卷和圖像卷,全面展現了他作為導演兼劇作家的多面性。

 林摶秋屬於戰後需要轉換書寫語言的「跨語世代」作家,其創作路徑獨特。不同於多數從頭學習華文並致力文學發表的同代作家,他直接為電影製作撰寫劇本,寫作的過程和目標與純文學創作有別。他通常先以日文寫成初稿,經協助轉譯為台文後親自定稿。部分劇本的「對白」用台文,「畫面說明」用華文。此外,他還創作了大量採用泰雅語的《山百合》。整體而言,林摶秋運用多語創作的特質更近似「多語作家」,也更貼切反映了台灣多元文化的「混語」現實。

 林摶秋曾多次表示,興建片廠的初衷是為提升台語片品質,進而提高整體文化水平。他希望拍攝「讓工廠或田裡勞動的阿叔阿嬸都看得懂的電影」。然而,除了早期以底層小人物為主的《阿三哥出馬》、《嘆烟花》和《嘆烟花 續集》,他的作品轉向迎合都市白領觀眾品味。

 林摶秋晚年解釋這一轉折,主要因《阿三哥出馬》審查時遭多處刪剪,讓他意識到創作環境的限制。因此,他停拍了同樣取材自底層生活的《桃花扇》,轉而拍攝「無色透明」的愛情倫理劇《錯戀》——翻拍自日本賣座電影。影片完成後,他解散玉峯學員,觀望市場變化,直到受信東製藥廠委託才再度復出。

 這段長達四、五年的拍片停滯期原被視為創作空白。然而,在編纂《林摶秋全集》時發現,他仍持續創作劇本,並以中下階層生活為素材。如《袈裟的位置》中的寺廟雜役與孤女、《騙子》裡的江湖騙徒、《山貓與海狗》的漁民與女工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劇本的場景涵蓋大城小鎮、農村港埠、高山近海,反映了林摶秋渴望呈現台灣多樣的地貌與豐富的人文景緻。

 上述發現揭示了林摶秋在創作上的掙扎:儘管在玉峯製片的實際運作上不得不向現實妥協,但他在編劇創作中仍堅持自己的理想。玉峯影業前後九年,「導演林摶秋」拍片或有中斷,「劇作家林摶秋」卻持續在紙頁上實踐電影夢想,等待實現初衷的機會。直到政府的語言政策使台語片前景盡失,他才不得不結束電影事業。

 撫今追昔,當年林摶秋想要透過電影提升台灣文化的玉峯志業雖未完全實現,卻在戒嚴時期留下了一道美麗風景:它凝聚了不分族群、跨領域的志同道合夥伴共同合作。如今,台語因嚴重的歷史文化斷層而瀕臨消失,林摶秋未能搬上銀幕的劇本成為珍貴的母語文化遺產。他的劇作不僅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聲音,描繪了壯闊的台灣文化願景,更為當代創作者提供了活水泉源,靜待有心人士發掘。

*本文整理自2023年10月28日,國家影視聽中心主辦「影視聽交流會:《林摶秋全集》新書發表會」,主編石婉舜教授講談內容。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