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空間‧鏡像

2005 Issue, 124

專題:空間‧鏡像

體驗到某種感受——被感動——意識到此種感動——經由分析這種感動的感受而產生逆轉——記得諸此種種——為了模擬和誇大此種感動、編謀策略、付諸實現,除了使他人更易於接受,更為使其也體驗到此種感動——為了分享的喜悅。這些便是導演或建築師的工作。 這同時也是察覺——選擇——釐清——取捨——落實——於內在之間,於距離之外……這即是:令人忘卻所使用的方法,而達到更好的結果:感動別人,不論是觀眾或訪客,直進其內心深處。
NT$ 50
雜誌試閱

特寫鏡頭


車廂裡的競技場 文/鄭秉泓 003

太陽的殘影:蘇古洛夫的《太陽》 文/林心如 005

專題:空間‧鏡像


電影導演?他們在某些事情上,的確讓我開了眼界 文/尚.努維勒(Jean Nouvel)、譯/林宜萱 008

邁城市如何成為電影事件:事件的無人稱政勢 文/黃建宏 012

一個失途的《潛行者》:與他對老子《道德經》的某種回眸凝視 文/阮慶岳 024

沒有身體的城市:押井守的「城市-影像」機器 文/黃建宏 029

打開話匣子


遇見《最後一次心動》:訪亨德利克.荷斯曼 訪問、整理/王晶盈 034

我希望我們遠比電影更接近生命:訪貝拉.塔爾電影配樂師米夏伊.維格 訪問、校訂/林則良、整理/黃娟綺 038

學術版


侯孝賢與中國風格問題 原作/鄧志傑(James Udden)、譯/郭詩詠 044

觀看黑暗:觀點、認同、寫實論之重探 文/盧非易 055

我想起花前:分析《不散》的電影片頭字幕 文/劉永皓 061

遭竊的施工帶:瞿友寧的《殺人計畫》與台北電影的不可能任務 原作/柏右銘(Yomi Braester)、譯/林文淇、李明宇、蔡維隆 069

電影閱讀.閱讀電影


中國電影雙城記:評《在上海與香港之間:中國電影中的政治性》 原作、校訂/葉月瑜、譯/鄭亙良 076

歐洲電影產業總體檢:評《歐洲電影產業》 文/吳珮慈 078

藝術世界中的影片:評《影片藝術現象》 文/胡慧如 079

異響.異像


增生蔓延,數位異端 文/楊琮閔 082

新感官世界


關於《珈琲時光》的曖昧 文/吳星螢 085

人形.機偶.殼穴:分析《攻殼機動隊》的靈肉本體論 文/洪凌 090

應當如何逼近歷史?:文化保守主義與《創世紀》所要告別的世紀 文/林運鴻 093

又一次自己的旅行 文/異鄉者 095

旅程,是一場救贖:從《北非行路遙》看湯尼.葛立夫 文/王晶盈 099

落魄武士的愛情新生與國族寓言:《隱劍鬼爪》影像書寫的歷史記憶 文/趙庭輝 104

資本主義可不像巧克力那麼甜! 文/林運鴻 107

《萬惡城市》的灰黯與蒼白 文/周安曼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