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探.流離島影

「流離島影」導演合照(金成財攝影)左起為:《馬祖舞影》導演簡偉斯,《輻射將至》導演周美玲,《噤聲三角》導演沈可尚,《南之島之男之島》導演李孟哲,《我的綠島》攝影、製片林靖傑(導演為許綺鷰)、《基隆嶼的青春紀事》導演吳介民,《浮球》導演李志薔,《西嶼坪》導演朱賢哲,《誰來釣魚®?》導演陳芯宜,《鄉愁對話錄》導演李泳泉,《03:04》導演黃庭輔。《清文不在家》導演郭珍弟未參與合照拍攝,特此說明。

重探.流離島影

「流離島影」拍攝計畫,緣起於總策劃周美玲導演想拍攝台灣各離島的想法,她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創作者──有的原本就是同公司的工作夥伴,有的是曾在不同拍攝合作中共事過的同儕,在某次聚會酒酣耳熱之際的你一言我一句中,大夥帶著一點衝勁決定將想法付諸行動,更在日後多次具體執行的來回討論中,逐漸凝聚共識,最後邀集十二位導演在彼此的協助下,完成這項繼往開來意義重大的拍攝計畫。而這十二位導演日後在影像創作領域、學術研究、影像培力中,也都迸發出絢爛光彩。在2024年的現在,回望這十二部作品,也不難窺見這段拍攝製作經歷,在他們二十四年來的影像生涯中,留下的深淺痕跡。

回到1999年,在台灣對「紀錄片」尚無多重定義的年代裡,導演們面對眼前計畫充滿創作的可能性。然而在經費有限的狀況下,天馬行空的創意也必須透過精打細算來實現,除了東奔西走尋找各種願意投注資源的單位,創作者也在有限條件下,迸發出許多混搭式的「貧窮美學」,面對自己選擇(或被分配到)的島嶼,皆試圖打破紀錄片框架,奮力在充滿未知的拍攝中,散射出各自所關注的島嶼面向。

創作的起點或許只是一股傻勁衝勁,但這些作品中,無論是保留了創作者自身的迷惘或清晰,及台灣當時的政治、經濟、社會局勢,抑或是文化中消逝或轉變中的某種精神與身體姿態。他們以影像為那個曾經存在的世界,留下充滿活力的註腳。而被留存在影片中有形與無形的狀態,也意外描繪出台灣人對於自我認同及土地疆界的輪廓線,原名為「離島顯影」的計畫,便是島影在影像與意識中,逐漸顯現的過程。

粗略回顧台灣紀錄片創作演變歷程,從解嚴前由官方掌握的新聞局與製片廠所製作的政宣紀錄片,到「綠色小組」以民間非主流影像製作,企圖衝破老三台時期的主旋律,以快速、粗糙、直接的風格,記錄街頭狂飆的八〇年代,在進入九〇年代後,隨著影片產製門檻降低、社區影像創作人才培育有成,除了各種承襲八〇年代影像風格的社會運動紀錄片外,亦是許多受到《人間》雜誌啟發之影像工作者,以蹲點拍攝方式,大量產出富人道主義與弱勢關懷精神之紀錄片的時期。

數十載的流轉中,各種議題與形式美學從邊緣變成主流,再遭後起的邊緣策反,而這些反動的邊緣,或許又成為某一種主流,而台灣紀錄片的創作脈動不斷從邊陲看中心,再來到中心望向邊陲,進而形塑出多元觀點與意識的立足點。「流離島影」由「螢火蟲映像體」創立人董振良導演於2018年捐入國家電影資料館(現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2023年進行數位化掃描,於2024年第14屆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的「時光台灣」單元中展映,許多當年仍青澀的創作者,如今已然是台灣影像創作的中流砥柱,亦有創作者已不在人世,然而,此刻回望「流離島影」,在紀實影像的長流中,或許亦可被視為千禧更迭之際,對於紀錄片之形式美學與議題追求的一種反動精神,即便其後評論與研究者,乃至於觀眾對這股反動成果的褒貶不一,但或許正是這種定義上的不確定性與不穩定性,更奮力地撐出台灣紀錄片創作的十色光譜。

作者